「未知死,焉知生?」正視死亡讓我們活得更好

「未知死,焉知生?」正視死亡讓我們活得更好

死亡
分享文章
75 / 100

文/方定心

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

孔子的意思,一般認為是要我們積極專注在把在生的日子過好,不要常常去恐懼、憂慮、掛念死亡。此外也是因為在古代中國民間普遍執著於各種的迷信,要人不要過分迷信,把注意力、意識覺察、行動放在活著的此生、當下。

孔子所言甚是。在學習心理治療的歷程中,我更進一步的體會到這句話的真。會來找心理治療師的人,不都是想要在活著的時候,活得比較好嗎?但就如同世間所有事物無法二元論斷,這句話如果反過來說,尤其是對活到中年以後的人而言,似乎也同樣很有道理。

未知死,焉知生?

西方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理論中心,直接點出人生的幾個重要的主題:死亡、孤獨、自由、無意義。事實上,死亡對所有的心理治療取向和學派而言,都可說是無法輕忽的重要母題。所有的生命,總有面臨死亡的時刻。人生中經常無可避免的身心經歷創傷、經歷病痛、經歷失去、經歷分離、經歷結束,相對於其他人生中相對有活力或愉悅的狀態,也常常像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死亡。

但經歷如同死亡的感受真的有這麼糟嗎?伊比鳩魯說:

活得好和死得好的藝術,是同一檔事。(The art of living well and the art of dying well are one.)

對於生命中這些類似死亡的感受、以及對死亡本身保持覺知和意識,或許能讓我們更珍惜活著的時刻,改變我們對每個當下的體驗。

科學如何描述死亡的過程

科學上定義的死亡有兩種:心臟或大腦停止運作。《國家地理雜誌》曾介紹過目前科學上發現死亡過程生與死之間身體上的灰色地帶

如果心臟失去正常供血功能,由腦部需要最多的能量及氧氣,腦部是全身第一個開始停止正常運作的器官,在4至5分鐘之間,就會喪失功能。腦部功能中,首先停止運作的是由海馬迴(Hippocampus)所掌管的短期記憶,接下來是大腦皮質層(Cerebal Cortex)所掌管的認知功能、例如決策和思考能力。如果情況沒有改善,接下來會失去基底神經節(Basal Ganglia)所掌管的運動功能,也就是活動身體的能力。之後,丘腦(Thalamus)也會停止運作,慢慢失去其所掌管的聽、視、觸等感官知覺。最後腦幹(Brain Stem)停止運作,呼吸和心肺系統也隨之停止。最後,心、腎、肝、肺,會漸漸地在30分鐘至4小時之內也逐漸停止運作。

藏傳佛教描述的死亡過程

索甲仁波切在《西藏生死書》中,大略地描述了瀕臨死亡的痛苦中陰狀態,人開始分解,分為外分解內分解。這個歷程與目前科學描述的死亡過程,有頗多若合符節之處。

外分解是五根五大的分解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的各種感官經驗,會慢慢的消褪。接下來,會進入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分解的階段。地大(色蘊)分解時,我們的身體失去力量和力氣。水大(受蘊))分解時,我們開始無法控制身上的各種液體。火大(想蘊)分解時,我們身上的溫度開始降低。風大(行蘊)分解時,呼吸越來越困難,最後停止。此時也是科學上所定義的死亡時刻。

但內分解(識蘊的分解)此時仍在進行中,粗細意念和情緒都仍然在持續分解中,直到心識完全離開身體。

活著就是「瀕臨」死亡

已故的本土人文心理大家余德慧老師曾在《西藏生死書》的所做的序中,從現象學的立基出發,談到活著即是死亡的「瀕臨」狀態:

既然人一出生就回不去了,所謂「離開」往往被誤解為「死去」,而忽略了眼前的浮浮沈沈。

在活著時候有了離開的心情,才有所謂生死門的跨越。離開的心情依舊是活著的心情,並不是死去,但是過去被視為壁壘分明的生死界限卻被打破,生死之間的模糊,讓我們有了「瀕臨」的心情。

「瀕臨是一種與死亡相近的氛圍。活著的人即使坐在即將去世者的身旁,我依舊不在死亡之中;即使我不再慌亂地坐在病床旁邊,我依舊只是看著鄰人的死亡,而不是我·換句話說,我只是接近在一個即將死亡的鄰人身旁,我所有有關死亡的領悟,都只是一種接近,而不是死亡自身。我們通常把這樣的接近,稱之為瀕臨。活著就是死亡的瀕臨。」(參見拙作《生死無盡》

終究我們還是會回到「瀕臨」的現場。感通生死才是人活著最終的心靈痊癒,因此活著本身即是瀕臨。

了解死亡的過程有助安寧及減緩恐懼

每個人都免不了要經歷親近的人、動物家人與自己的死亡。當死亡的過程開始發生,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身體和意識上正在發生的狀態,也就更能夠幫助親人和自己在這個過程中,減緩恐懼、慌亂,以最能得到安寧和安適的方式去協助親人和自己。更是因為我們理解了這個過程,我們更能夠有意識地活在此刻,為活著感到歡愉與雀躍,充分的體驗活著的美好。正視死亡、覺知瀕臨的狀態,不但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找到活著的意義,也讓我們更能以穩定、安寧的狀態,面對生命中襲來的各種小小類死亡、哀悼、失落與結束,最終,好好面對我們自己的死亡。

正視死亡、理解死亡,我們都會活得更好。

定心學苑部落格

方定心老師和其他客座老師
在此分享身心靈照護參考資訊

留下email訂閱我們的不定期電子報,我就會將一份說明十大「反射性思考偏誤」的精美電子手冊寄送給你喔!

月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