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恰恰(Chat^2) ep3: 滿滿比較心的「好學生症候群」裡,沒有人是贏家?

定心恰恰(Chat^2) ep3: 滿滿比較心的「好學生症候群」裡,沒有人是贏家?

定心恰恰、好學生症候群
分享文章
71 / 100

我們從小就不斷被暗示要跟人比較

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我們從被送進學校、適應社會化生活的那一天開始,就不斷的被暗示要跟人比較。

就算你樣樣成績都拿第一名、分數最高好了,但還有隔壁小明跑得比較快、後面小花很會唱歌、坐斜對角的芊芊很會跳舞。更別說第一名每班、每校、每學年、每縣市、全國也都只有一個。排不進前段班又沒才藝的人,是不是就一無是處呢?

好學生症候群不只影響好學生,而是影響所有人…

這就是我眼中影響著所有人的「好學生症候群」。好學生症候群不只嚴重的影響著所謂「好學生們」,其實它是一體兩面的。在好學生症候群的陰影底下,所有人都是輸家。

所謂被看作好學生的人,經常永遠覺得自己還不夠好、還可以更好、所以有可能其實自我感覺還是不良好,總看到別人更好的地方而容易羨慕嫉妒恨,陷入強迫性的、焦慮的、停不下來、無休無止的努力迴圈中。又或者是因為覺得自己「好」而有了可以「居高臨下」的心態,開始看到很多事都覺得不夠好、容易不自覺陷入指手畫腳或批評別人的狀態。

而所謂被看作壞學生的人,自我感覺很差之外,也容易永遠自動陷入,反正我的人生沒救了、我永遠都是不如人的,同樣容易升起羨慕嫉妒恨的感受、或者一樣是焦慮的不斷想要跟上卻不斷感到挫敗、或者是乾脆放棄而永遠都覺得自己是失敗者,不如像小丑一樣成天搗蛋算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以下是音頻重點提要:

#1 將所有人一分為二的「人生勝利組」v.s. 「人生失敗組」是毒性劃分法

我發現這種情況在所謂「人生勝利組」和「人生失敗組」這樣二分比較的名詞流行起來之後,對所有人的影響更是變本加厲。就算是人生勝利組也可能有無止盡的焦慮和苦於「冒牌者症候群(Imposter Syndrome)。

#2 人生失敗組不會有這些問題嗎?

喔,那可不一定。因為可能處在永遠被嫌棄、被看不起、被老闆電、或是覺得我跟夢想無緣的狀態。為什麼別人做得風生水起,我卻如此不才?被貼上這種標籤,感覺會好嗎?但重點是,不管你做得多好多不好,都有可能自己給自己貼上這種標籤,貶低自我價值,忘記了其實人人先天條件、後天資源或機運都不同,除了努力之外,還有好多變因呢。

#3 停止永遠比較不完的無限迴圈吧

每個人都是獨特的。其實每一種評量、打分、競賽,都只是其中一種參照座標。我們都被洗腦的很徹底,常常仍習慣用IQ看一個人聰不聰明的迷思裡。但其實,

早在1983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 (Howard Gardner)就提出了多元智慧的架構。

延伸閱讀:多元智能之父從哈佛退休了

#4 好學生症候群怎麼解?

回到如何從好學生症候群幾乎讓人人都焦慮、覺得不夠好的負面迴圈裡解脫,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認識自己這個獨特的人,跟世界、跟其他每個獨特的人,能夠如何的發生關係、建立連結。我們無須因為自己覺得哪裡比人強就沾沾自喜,也不需要哪裡跟不如人就失意喪志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完整內容請收聽音頻!

如果想要持續聽到更多內容,或者是了解更多我們分享的資訊,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消息: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定心學苑部落格

方定心老師和其他客座老師
在此分享身心靈照護參考資訊

留下email訂閱我們的不定期電子報,我就會將一份說明十大「反射性思考偏誤」的精美電子手冊寄送給你喔!

月份